如何打印彩色 如何打印彩色健康码
用彩色3D打印制作物件是件很酷的事。但有人对我们彩色3D打印物品的外形和触感有一些疑问。《3D打印世界》翻译了来自知名3D打印服务网站i·meterialise的这篇文章,将向您介绍什么是多色材料,可以用到的颜色有哪些以及如何设计3D模型使多色打印品尽如人意。
材料&技术:以粉末材料为基础
‘Multicolor’是我们网站唯一一种能打印出超过一种颜色印品的材料。准确地说,我们可以打印出1670万多种颜色。
使用彩色材料制造的模型实际上是用一种细颗粒状粉末做成的。ColorJet打印机可以从底部开始一层一层地打印出彩色模型。滚轴在基底铺上一层薄薄的粉末,打印头在某些点上滴上小滴的黏着剂,然后打印一层。随后,基底下降一定的高度,滚轴在已经打印好的一层上面铺上新的一层粉末。
根据所需颜色在模型上涂上4种预着色胶水,完成着色。打印完成后,模型容易碎,涂上强力胶之后即可变坚固。为了防止经阳光照射后褪色,需要在印品表面喷上一层紫外线涂层。
使用多色材料进行3D打印
彩色材料不适用于打印功能性的零件,使用时也需要小心处理。即使使用强力胶对模型进行了加固,模型还是比较脆弱易碎。因此笔者建议这种材料主要用于打印演示模型,例如建筑比例模型、小雕像和奖杯奖座。
打印完成后在模型上喷绘的紫外线涂层使外形呈颗粒状的印品表面平滑。但是,这层涂层却并不能防水防潮。只要一滴水就会把模型弄脏,造成褪色现象。
颜色:都有哪些颜色?
由于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颜色跟打印机中的颜色会稍有出入,使用者需要学习如何选择颜色。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一个像素由红绿蓝(RGB)三色组成;而多色打印机在打印中使用的颜色为蓝、红、黄、黑(CMYK)四色。由于屏幕和打印机是有的颜色系统不同,色彩组合会稍有区别。
展开全文
眼睛看到的颜色 显示器显示的颜色 商用CMYK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颜色 (图片来源: createspace.com)
在CMYK和RGB色彩系统里,基本色的混合能产生新的颜色。CMYK四色的组合原理类似在学校学画画时用颜料调色。如果找不到需要的颜色,就需要用两种现有的颜色去调。而把两种颜色调和通常就意味着调配出来的颜色会稍微偏深(比如说,把黄色和黑色混合调配,得到的颜色不可能会比黄色更浅)。因此,我们把这种颜色调配系统称为“减色模式”,使用这种配色方法调配出来的颜色比原色更深,而把所有原色混合在一起时,就能调出黑色。
但是电脑屏幕显色系统的原理并不像用调色碟调色。电脑屏幕通过光,而不是颜料或墨水显色。光的三原色是红、蓝、绿(RBG)。三原色两两混合时,得到的颜色更亮。而当三种原色合为一体时,得到的是白色。所以这种配色系统的原理是“加色”,这种系统被称为“加色模式”。
而当颜色从RGB系统转换成CMYK系统时,颜色的亮度会发生一些变化。因此,我们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颜色和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会稍有不同。
在屏幕上看起来亮眼的颜色放到CMYK系统里会显得比较暗沉。一般来说,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越亮眼生动,3D模型和实际的3D印品之间的差别就越大。
RGB屏幕显示的彩色模型和CMYK打印机的3D印品 (图片来源: tecnoarena.net)
多色3D打印印品和亮度较强的电脑屏幕
另外一个问题是,电脑屏幕的设置是可以调整的,所以亮度、Gamma值、色温等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电脑使用的技术(TN, PVA, IPS, OLED)和校准设置不同,显示屏的色彩精确度也会不一样。
两台使用不同颜色、亮度设置的电脑
那么这样的颜色差异会带来很大影响吗?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但是如果我们需要的是非常精确、容不得半点出入的颜色,比如下图的3D打印模型中皮肤的颜色,那就可能要在打印前先进行更为细致的测试,多做实验和调整,以求得到想要的颜色。
多色3D打印人脸
表面处理:亚光还是抛光?
我们给多色3D印品做表面处理的方式有亚光和抛光两种。模型打印好后,需要进行清洁,使用强力胶加固,然后在表面喷上一层紫外线涂层,防止掉色。这样出来的效果是亚光面。
而抛光面其实就是在模型表面喷上比亚光面更厚的紫外线涂层,使模型表面看起来更亮。笼统地说,通过抛光处理出来的印品颜色更生动明快,而亚光印品表面的颜色则没那么明亮。参照以下几组图片,可以感受一下两种处理方式的区别。
两只多色抛光的“会说话的汤姆”玩具模型,由Toyze公司打印制作
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开发的游戏《部落冲突》中人物的多色亚光模型
上图中左边的模型为亚光面,右边模型为抛光面
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打印材料打印出无色的物体,处理成亚光或抛光表面。这种看起来像聚酰胺纤维的印品受到一些艺术家的青睐,因为他们可以亲自动手给物体上色。
设计准则:使模型尽可能坚固
我们的打印机可以打印出很薄的多色印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打印细薄的外壁是个好主意。我们在前文提到过,我们打印的材料是颗粒状的粉末,所以需要小心处理保存印品。即使用强力胶做了加固处理,模型还是很易碎的。
在做表面处理和运输的过程中,印品模型中厚度小于1.5毫米的部分有可能会损坏。我们建议把物体的外壁加厚到5毫米,这样印品会更坚固,处理起来不那么容易损坏。在任何情况下,模型外壁的厚度都应该保持在1.5-2毫米。如果是像针、手指、头发或触角那样纤长细小的部分,即使厚度达到1.0-1.5毫米,也有可能会损坏。
在设计模型的时候要把重力的影响考虑在内。有一定重量的长条状悬空部件如果设计得太细太薄,容易折断损坏。如果模型中还包括另外一些易损坏的部分 (如人体中伸展的手臂),那么最好在设计中加入一些支撑结构。我们建议把手臂设计成弯曲或在手中增加能与地面接触的物件(比如手握一把铁铲)。
镂空模型 添加了小孔的镂空模型
也可以考虑在模型中作镂空处理,多色3D打印的价格根据体积而定,用料越少,成本越低。对模型作镂空处理的一个经验法则是外壁的厚度保持在2-3毫米。至少要添加2个直径为5毫米的小孔,这样挖出来的粉末可以通过小孔被清理掉。这么做的原因是,如果镂空的模型内部藏了粉,容易引起变形,而且粉末的重量有可能把模型中相对较薄的部分压坏。
Articles related to textual knowledge: